有一种味道,叫做相遇

Taste the Bakery, the product of Subway

广州市广硕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聚力新型工业化|市自然资源局: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高阶版

广州市广硕建材实业有限公司-化粪池厂家_水泥化粪池_玻璃钢化粪池_铸铁井盖    行业动态    聚力新型工业化|市自然资源局: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高阶版

  识别划定60个现代化产业园区,完成拆除整备5850亩,搭建“6033战略”的整体实施框架,设定“三旧”改造补偿安置成本核算标准,融合审批实现申请材料、审查内容、流程时间压减“3个50%以上”,制定“5+2”一揽子综合政策……围绕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东莞2023年动作不断。土地是工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东莞正全面整合新增的产业空间和低效使用土地,让更多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今年,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将新增收储1万亩用地、盘活存量用地6000亩,推动“工改工”拆除1万亩。此外,东莞将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倍增企业联合拿地,大力支持倍增企业项目、增资扩产项目用地需求。

  “总之,我们会想方设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效、高质、低成本的土地空间。”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伟华表示。

  立足现代化产业园区主战场

  “三位一体”规划将加速出台

  万江街道新村振亮项目摘牌、高埗镇低涌村正中集团项目入局、凤岗镇联泰项目加速打造现代化时尚产业供应链城……2023年,60个现代化产业园区相继在东莞多个镇街(园区)起笔。放眼东莞市各现代化产业园区,腾拓术接连上演,一个个项目落子,加速孕育产业“明珠”。

  “工改工”及现代化产业园区是东莞“拓空间”的主战场。一号文提出,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2024年完成“工改工”拆除面积不少于 10000亩。

  现代化产业园区拔节生长,其形态在变,动能、内涵、品质也在变。2024年,围绕现代化产业园区,东莞将答好产业社区的五个关键问题——在哪里建设、谁来建设、钱从哪里来、建成什么样、如何经营。

  “我们将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引领,建立‘产业-空间-开发运营’三位一体的规划新理念,以空间为载体、多专业协作、多部门协同、多规统筹。”张伟华表示,现代化产业园区将变“空间规划”为“融合规划”,变“工业园区”为“产业社区”,变“项目规划”为“园区规划”,变“静态蓝图”为“动态实施”。

  现代化产业园区的未来,不只是“产”,而是产城人的深度融合。以园区、片区为空间尺度,现代化产业园区将系统谋划、连片改造、综合开发,努力寻求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的“最优解”。

  基于做强做优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布局,现代化产业园区深度融合城市生态、生活功能,打造生态宜人、环境优美、现代产业集聚、生产生活配套完善、运营服务水平高的产业社区。

  在前期,园区将做实做细调查,充分考虑权属现状、改造意愿、拆迁安置等因素,灵活应用空间规划里的留白机制,建立多主体参与、多环节协同、多维度叠加的动态实施型规划。

  “一盘棋”统筹攻坚,需首先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东莞将健全专项债、金融等资金筹措机制,强化国企领衔、各类资本参与的模式,提升运营开发管理,按照时序推动项目投资建设,确保要素不被浪费。“我们将敞开怀抱,欢迎社会资本参与现代化园区建设。”张伟华说道。

  现代化产业园区,这个城市配套功能细胞,正日渐成为产业要素与城市协同发展的粘合剂,在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中获得持续“增氧”,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清地”行动即将启动

  力争今年收储万亩地

  包括现代化产业园区在内,东莞2024年产业空间收储也将再加码。

  2022—2023年,东莞已完成连片土地整备10693亩,2024年,东莞将立足“战略谋划-空间谋划-项目谋划”,强化市级统筹、规划引领管控,着力推动标准化产业片区、现代化产业园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内产业及配套用地的收储,构建市级统筹规划与招商、片区平衡、产业与空间融合、补偿与程序统一的创新空间统筹模式,最终力争收储10000亩。

  谢岗银瓶片区被划定为全市10个标准化产业片区之一。

  存量空间的盘活也不容忽视。东莞已全面梳理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土地的情况,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实施路径。今年,东莞将全面开展“清地”行动,加快盘活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土地,综合运用协商谈判、行政处理、司法诉讼等综合手段,刚柔并济推动完成6000亩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的处理和盘活,将这些存量空间转化为增量发展空间。

  此外,东莞将继续用好“三合一”(即国有工业、仓储土地使用权条件变更、《规划条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审批流程三合一)、“拆旧建新”、“容差审批”等政策支撑,为产业项目提供用地增容手续的便捷服务。

  拓空间“工具箱”齐上阵,“撬动”发展新动能,让“寸土”再“生金”。

  城中村改造条例将出台

  分为城市社区、产业社区

  新型工业化的土地保障需求,也将借力城中村改造释放。

  近日,随着首期最后剩余旧楼倒下,东城火炼树城中村改造项目迎来新进展——项目首期完成100%拆迁工作,意味着将进入全新的开发建设阶段。

  作为东莞市城市更新的“头雁工程”,火炼树城中村改造项目地处东莞市中心城区“时代发展轴”和“山水文化轴”交会的核心区域,这一极具“风向标”意义的城中村项目,创新“大中小圈”规划管控,具有示范意义。

  当前,“大中小圈”体系是东莞城中村改造理念的一大写照。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东莞对管理单元进行空间归置,将其分为城市社区、产业社区等两大类型,引导城市生活空间、产业生产空间分类集聚。

  具体来看,中心城区四个街道,以及重点镇街的镇中心,被赋予了城市社区型的城中村改造任务。这些区域以连片宅地基拆除重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为改造方向,改造后重点扩展城市配套空间,补强东莞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功能,为高品质生活提供空间载体。

  同时,全市各镇街(园区)全面推进产业社区型的城中村改造。在这里,连片的村集体工业用地、宅基地被赋予新的生命。这里也将集中居住配套用地,由政府建设配售型和配租型的保障性住房,形成高质量低成本的配套生活区。

  经过改造,城中村化身为现代化的产业社区,其中70%为产业空间,30%为生活空间和配套空间。目前,东莞已谋划60个、总面积10万亩的产业社区型城中村项目。

  政策支撑即将“加码”。东莞正构建城中村改造1+N政策体系,计划出台城中村改造条例,形成规划设计、用地报批、行政征收、钉子户处理、资金管理、运营招商等N个政策细则,确保项目落地生根。

  洪梅氹涌鸟瞰。近日,洪梅镇氹涌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和望牛墩镇下漕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取得国家开发银行首批6800多万元专项借款资金,成为全国首批、东莞首个落地的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项目。

  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既需要城中村改造拓出发展新空间,也需要作为“生力军”的倍增企业发挥核心优势、打造产业生态圈。

  未来,东莞将继续大力支持倍增企业项目、增资扩产项目用地需求,实行用地规模、用地指标一揽子配置并每月动态增补的要素配置机制,支持倍增企业项目进行并联审批,对于倍增企业产业项目的优化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从宽从速办理。

  在这场新型工业化与先进制造业空间供给保障体系的交响乐章中,东莞正释放重要信号:在这座城市,好项目不缺土地,相反,土地供给将如同及时雨一般迅速而有力。随着土地空间保障体系不断优化,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源源不断,“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的成色更足、招牌更亮。

2024年10月3日 16:36
浏览量:0
收藏

提示

成功加入收藏夹!
收藏夹内共有 0 篇文章, 0 个产品

提示

你已收藏了该文章!